膠東在線11月15日訊(記者 欒雪)子宮內膜容受性,指內膜對受精卵接受著床的綜合能力。在子宮內膜容受性差的患者群體中,自然孕育易發生妊娠丟失、復發性流產,而查因不甚清晰,最終不了了之不在少數。還有不少曾接受過試管方案的,也表現為失敗率居高不下。
毓璜頂醫院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劉振騰介紹,具體看內膜的形態、質地如何;影響因素包括性激素(孕、雄、雌)、凝血、炎癥、免疫異常等等。這些影響因素往往決定了內膜的形態和質地,再進一步決定了內膜容受性的好與壞。
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影響因素:
劉振騰提醒:像子宮腺肌病、黏膜下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的息肉、內膜的炎癥、或者是宮腔的粘連,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到子宮內膜的容受性。同時子宮內膜過薄會導致子宮內膜容受性降低,從而影響胚胎著床,降低輔助生殖技術成功率。
像多囊卵巢綜合征、肥胖、糖尿病等疾病會導致女性出現代謝異常,有研究就認為代謝問題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膜的蛻膜化受損,影響其容受性及種植窗的建立。內分泌因素也會影響子宮內膜的容受性。
良好的妊娠結局和成功的著床是依賴于子宮微環境中的免疫平衡,如果平衡被打破,免疫細胞就有可能通過影響內膜的環境從而導致子宮內膜容受性下降。
如何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
1. 治療影響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原發疾病
首先應針對影響子宮內膜的原發病如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癥、多囊卵巢綜合征、輸卵管積水等進行治療。
2. 內膜活檢、搔刮或宮腔鏡檢查
有研究表明,在試管嬰兒促排卵周期使用內膜活檢、搔刮、宮腔鏡檢查對于不明原因的反復移植失敗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顯著改善不明原因反復種植失敗患者的子宮內膜容受性,提高臨床妊娠率。
3. 用藥物改善子宮內膜血流
在臨床上,雌激素及低劑量阿司匹林、維生素E、低分子肝素等聯合應用是幫助女性增加子宮內膜容受性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提高子宮內膜厚度以及增加子宮動脈血流。
4.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平時注意休息,飲食作息要規律,避免勞累受涼,不要熬夜,保持心情放松。每天做一做暖宮操,快步走30分鐘,子宮血液循環速度也會有所提高。
劉振騰提醒,以上治療方法并不是適合所有患者,具體治療方式的選擇和治療有效性的評估也因人而異,因此,如果您有子宮內膜容受性這方面的困擾,請及時咨詢醫生,讓醫生評估后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掃描二維碼看直播

責任編輯:欒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