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2月10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崔方榮 李凌峰)提到神經外科,你會想到什么?神秘、生死時速、生命禁區……
的確,作為醫學中最年輕、最復雜而又發展最快的一門學科,神經外科手術素來以精細化和高難度著稱。正如毓璜頂醫院萊山院區神經外科負責人張洪濤所說,人體的神經系統本就極其復雜,顱內所能給予醫生操作的手術空間又極其狹小,術者往往需采用不同于其他手術類別的手術方式!耙郧坝捎诩夹g的限制,人的腦部手術可以說是一個禁區,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已經可以借助先進的外科設備開展各種顯微神經外科手術”。
即便是“禁區”,也總有人會“在刀尖上舞蹈”。近日,記者來到科室采訪,親身感受到在這個年輕科室里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和過硬技術。

張洪濤(左3)團隊討論手術方案
年輕科室卻有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
毓璜頂醫院萊山院區于去年8月18日正式開診,張洪濤率領的神經外科也作為首批開診的科室入駐萊山。時間不長,這個年輕的科室就收到了第一面錦旗。
那是開診當天,一位焦急的患者家屬拿著片子找到張洪濤,“大夫,我母親突然說不出話了,右邊手腳活動也變差了,您快看看怎么回事!睆埡闈屑氶喥,考慮膠質瘤可能性大,隨后立即安排患者住院,并親自主刀為患者實施手術治療,術中在熒光顯微鏡輔助下,歷時5小時順利將腫瘤完整切除,術后患者言語及肢體活動較術前明顯改善。
看著患者的病情一天天好轉,患者家屬也為他送上錦旗,上銹“醫德高尚暖人心,醫術精湛傳四方”十四個金字,以感謝張洪濤及其團隊的醫療技術及萊山院區神經外科全體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握著張洪濤的手,患者家屬激動地說:“來之前,我們還擔心毓璜頂醫院萊山院區醫療水平是不是跟總院一樣,來了之后看到醫護人員都是總院委派過來的精兵強將,醫療水平都十分高超,心里一下就有了底,這次毓璜頂醫院真正搬到了我們家門口,真的特別感謝毓璜頂醫院萊山院區神經外科團隊,感謝他們給了我母親第二次生命!”
據悉,毓璜頂醫院萊山院區神經外科目前開放床位38張,醫護共21人,可收治顱內腫瘤,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以及各類腦出血、腦外傷等神經外科急癥。

張洪濤(右4)團隊在查房
復合手術室,以最小創傷還患者健康
雖然開診時間不長,但科室的技術卻是完全成熟的!拔覀兛剖业奶厣痪褪墙槿胧中g!睆埡闈嬖V記者,“作為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我們的介入治療在煙臺開展是最早的,經過多年發展,如今開展規模在省內已處于領先地位!
在萊山院區,記者聽到了一個嶄新的名字——復合手術室!霸谶^去的一段時間,介入和微創是完全分開的兩種手術形式,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二者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其中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目前在國內國外比較流行的復合手術室!敝苑Q之為“復合”,就是將微創和介入手術合到一間手術室中,并在手術室內,配備有熒光顯微鏡、神經內鏡以及整合術中CT、DSA等高精尖設備!氨热顼B內出血的病人。在沒有復合手術室之前,我們需要在兩個手術間實施,但萊山院區配備了復合手術室后,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手術室處于國內前列,可以為治療復雜腦血管病及腦腫瘤手術提供更加細致入微的技術支持,以最小的創傷還患者一份健康!
據張洪濤介紹,萊山院區神經外科的主力團隊,都是從本院派遣的精英,“我們現在依托復合手術室可以開展復合手術治療顱內動脈瘤及腦血管畸形、熒光顯微鏡精確切除顱內腫瘤、腦干出血的微創手術治療、神經內鏡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腦外傷的綜合診治等特色技術。前來就診手術的患者也完全有理由相信,高超的技術水平加上先進的醫療設備,萊山院區神經外科團隊會盡己所能服務于廣大患者!
術中喚醒術,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生存質量
在萊山院區,張洪濤團隊還有一項過硬的技術就是“術中喚醒”。作為膠東地區首次開展的技術,手術可以在精準切除病變組織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患者的語言、運動功能。
患者盧先生因為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到醫院檢查!鞍l現大腦功能區長了腫瘤。大腦是人體神經中樞,大腦皮質功能區手術也是最令神經外科醫師感到棘手的手術之一!睆埡闈f,“盧先生腦部腫瘤為惡性膠質瘤,且生長位置異常刁鉆,靠近語言中樞及內囊后肢,一旦受損將引起失語及右側肢體偏癱;颊哒祲涯,若術后出現失語或肢體偏癱,將對個人及家庭造成嚴重創傷!毙g前經與神經外科專家王云波、修春明、麻醉科主任馬加海、麻醉師喬樂艷等反復討論后,在綜合評估了手術風險,并征求了患者意見后,最終決定,在切除腫瘤過程中施行“術中喚醒”技術,盡最大可能保全患者語言及肢體功能。
“術中喚醒,可以讓患者在切除功能區腫瘤時,保持清醒,并進行語言、肢體動作的配合,以便讓手術醫師準確判斷功能區與病變間的準確關系。從而達到既能完整切除病灶,又保護腦功能的目的,提高患者術后生存質量,減少致殘率!睆埡闈f。
“隨著神經外科技術的不斷發展飛躍,借助于影像科學和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術中成像、功能神經導航等新設備、新技術應用于臨床,將最終改變大腦半球功能區實質內病變的手術方式,并帶來此方面的飛速發展,以求真正實現‘3M’目標,即最大化地切除病變(maximum removal of lesion),最小化地損傷腦功能(minimum injury to neurologic function)和最佳的術后恢復(maximum recovery)!睆埡闈f。

張洪濤在德國比勒菲爾德基督教醫院進修學習
個體化治療,讓膠質瘤現出最終形態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除了上述技術外,對于膠質瘤的綜合治療也是張洪濤引以為豪的技術。他說,“膠質瘤是神經腫瘤中最常見的類型,這類腫瘤的惡性程度高,復發率高的,所以治療難度比較大!比缃窨剖医Y合先進手段,實現了“個體化治療”。
“科室在術中借助最先進的熒光顯微鏡,通過熒光造影劑,可以清晰的呈現腫瘤形態,醫生通過邊界判斷,能夠在不損傷其他功能的情況下,將腫瘤切除。另外,通過這一技術,還可以精確的完成基因檢測,最大限度的保障治療精準化!
從萊山院區正式開業到如今,手術范圍也從單純外傷腦出血到各種類型的腦腫瘤、腦血管病,神經外科的診治范圍在不斷擴展,隨著院區相關科室人員配備及儀器設備的不斷完善,神經外科正沿著一條光明大道闊步前行。一個月近四十臺的手術量就是最好的證明。
談及未來,張洪濤坦言,萊山院區的設備跟本院相差無幾,有的比本院還好,人員構成也相對完整,“成績屬于過去,我們需要在技術上有更多新的突破,同時提高科室和醫院在腫瘤神經外科治療上的影響力,讓更多的患者不用舟車勞頓,奔波于外地治療,在煙臺,在萊山,就能得到最及時有效的救治!

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張洪濤
專家簡介:
張洪濤,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德國訪問學者,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兼腫瘤神經外科主任,萊山院區神經外科負責人。
從事神經外科工作25年,先后在北京宣武醫院、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進修學習,2015年公派赴德國研修神經外科臨床。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可獨立完成神經外科各類手術。擅長腦及脊髓腫瘤、腦血管病、小兒神經外科疾病、腦外傷等疾病的診治。主要技術特色包括:腦膠質瘤的精準化綜合治療,顱底復雜腫瘤切除,脊髓脊柱腫瘤顯微手術,垂體瘤的微創治療等。近年來開展的術中喚醒技術切除腦腫瘤等多項技術項目填補了煙威地區的空白。兼任山東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委員,煙臺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神經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等。
先后承擔省、市級課題多項,并獲煙臺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承擔山東省醫藥科技衛生發展計劃,煙臺市科技發展計劃等課題。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8篇。


責任編輯:欒雪